我们的节日・端午丨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2024-06-07 16:23宣传统战部信息员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其起源和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由来。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蘘,插艾草,点雄黄酒是普遍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肉的叫肉粽,掺花生的叫花生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端午节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队伍,在江河湖海上竞相划行,场面热闹非凡。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他的真身。如今,端午节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端午节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端午节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端午节饮雄黄酒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黄金石,原产于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涂,又可以内服,主要用来解毒杀虫,治疗恶疮、蛇虫咬伤。

由于古人没有掌握有效驱蚊驱虫知识,他们便用雄黄,包括朱砂等烈性中药,驱赶毒蛇虫蚁,还会在小孩身上涂抹,大人们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饮雄黄,意为保佑一家老小平安,更为图个好彩头。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节日。通过庆祝端午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文章来源:网络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